銅門鏡是由兩塊透鏡組合而成.當(dāng)我們從門內(nèi)向外看時,物鏡L1是凹透鏡,目鏡L2是凸透鏡。物鏡L1的焦距極短,它將室外的人或物AB成一縮得很小的正立虛像A′B′,此像正好落在目鏡L2的第一焦點之內(nèi),L2起著放大鏡的作用,最后得到一個較為放大的正立虛像A〃B 〃,此像恰又成在人眼的明視間隔鄰近,關(guān)于門外的情況,就看得清楚了。那么,相同通過此銅門鏡,為什么從門外向里看(倒看)時,卻什么也見不著呢?
在倒看時,L1變成了目鏡,L2則成了物鏡,室內(nèi)的景物AB,通過會聚透鏡L2后的折射光束本應(yīng)生成倒豎的實像A′B′,但在尚未成像之前就落到發(fā)散透鏡L1上,因為 L1的焦距極短,最后得到的正立虛像A〃B〃距目鏡L1很近,只有2~3cm,又因為銅門鏡的孔徑很小,室外的人不得不貼近目鏡 L1觀察,這樣,人眼與像A〃B〃之間的間隔,也只不過2~3cm,這個間隔遠小于正常人眼的近點(近點是人眼能夠看清楚物體的最小間隔.近點間隔隨年紀(jì)的增加而增大,正常青年人的近點約10cm,但正常人到50歲時,近點大致為40cm),因此,關(guān)于室外的窺探者,室內(nèi)的一切當(dāng)然也就“視而不見”了。